M43系統購機建議(P家為主)


你之前是怎麼開始玩攝影的?用過哪些機器?為什麼衝 M4/3?

小弟自 2010 年 9 月購入 iPhone 4 開始算是正式開始學攝影的話,一路購買 APP 與 iPhone 之攝影配件,直至 2011 年 9 月(大約一年後)才開始覺得手機不足,想正式學習,於是購入了 Canon PowerShot S95。雖然此機有多種自動手動模式,成像表現亦不俗,但是短短三個月,就棄 S95 而購入 Panasonic DMC-GX1,直接跳入微單坑與鏡頭海。

iPhone 4 廣角轉接鏡,不過效果差強人意,有時邊緣還會有暗角

APP-Hipstamatic:多種效果、可以組合的玩具相機模擬,製作出的相片非常有感覺。

APP-Auto Stich:使用多張相片,合成一張大圖,有著不輸真正相機的品質。

S95(消費型相機)的感光元件不是手機能比擬的,直拍直出效果很明顯。

高階消費型相機有支援 Raw 檔,雖然感光元件能力不如「單」字輩的,但是對解像總是不無小補。


(f2.0,1/6秒,ISO 400 已經開始有一些雜訊)

為什麼要選擇 M43?

進入數位時代之後,對相機畫質有最直接影響的,就是感光元件。而且感光元件也影響著相機的體積,以及鏡頭的設計(例如在 36x24mm 全片幅上的 50mm 標準鏡,在 13x9mm 的 Nikon 1 上,就成了約 135mm 的望遠鏡頭)。

感光元件正如俗話說的「一寸長一寸強,一寸短一寸險」…呃,應該是「一吋大一吋強,一吋小一吋巧」。大片的感光元件畫質真的沒話說,淺景深也更容易表現出來,高 ISO 雜訊也更少,C家N家等一大票的 DSLR 都屬此類(至少是 24x16mm 的 APS-C 規格),畫質自然不在話下,不過相對的鏡頭也小不了,拿起來像火箭筒的鏡頭也是有滴。(而且,用料多設計難,價格也低不了。)

一般消費型相機,甚至所謂解釋起來很累的所謂類單,其實大部分來說感光元件都不大,約在 1/2.5 ~ 1/1.7 吋(對角線)之間,換算長寬比例的話,大概在 5.7x4.3mm ~ 8x6mm 之間,光看數字就知道比 DSLR 小(應該說小非常多,面積上是 APS-C 的 6~13%),不過因為感光元件小,所以鏡頭非常好做,也非常小巧,大光圈、長變焦、1cm近拍,都是消費型相機鏡頭的長項。不過畫質上、淺景深表現、高ISO雜訊,就令人不忍苛求了。

在「強」與「巧」間,我們只能選邊站嗎?就沒有雖然不很強也巧,但是夠用又好帶的嗎?這個問題在我當初買相機時就有疑問過,答案其實也很單純,就是中庸的大小。大家可以參考這個比較表:

 

M4/3 系統的對角線長度(這影響焦段倍數比例),正好是全片幅的一半,正達到平衡、中庸(所以在鏡頭上標示的實際焦段上,直接乘以兩倍,就能換算成全片幅的等效焦段)。而且在價格上也挺中庸的,介於消費相機與 DSLR 之間(當然也有貴松松的機皇等級,不過本來就是一分錢一分貨)。再說因為中庸,鏡頭的開發也相對容易,所以 M4/3 的鏡頭群選擇也很齊全,而且也一直有好料的上桌,例如跟 C/N家大三元變焦鏡同等級的 12-35mm/恆定 f2.8 光圈的超級鏡皇就快上市了~

當時我選擇 M4/3 的想法是:我把攝影器材的等級大概排了順序:
全片幅 DSLR → APS系列 DSLR → M4/3 → 消費相機(DC、傳說中的類單) → 手機。
我已經有 iPhone 4 了,最終的目標會在全片幅機器的話,那麼在最中間最適合我當隨身機的,自然是 M4/3 系統了。

那為什麼選擇 P 家?

當初我的考量點非常簡單,就是三年的官方保固,以及免費的攝影教室。

那選擇 O 家有什麼好處?

O家的特色就是機身防手震,以及內建濾鏡效果,有的機器甚至有編輯功能。

目前 M4/3 有哪些主流機器,有什麼特色或差別?

目前 P 家有哪些主流 Kit 鏡,有什麼特色或差別?

目前 P 家有哪些其他的好用鏡頭,有什麼特色或差別?

我該怎麼選擇機器與 Kit 鏡? (P家)

機器的選擇除了預算之外,還要看你的用途。如果是有心於攝影,那麼應該考慮 GX1 或 G3,以保留將來的擴充性。若只是想找台隨身機,方便好帶又好拍,那麼 GF3/GF5 看預算做選擇,甚至預算非常有限的話,水貨 GF3 也不失一個便宜的選擇。

Kit 鏡的話,個人除了不推雙鏡組之外,餅乾鏡與X鏡都有值得考慮的理由。不管先購入哪一顆,都值得先用看看,這兩顆都可以應付絕大多數的情狀,而且又是好帶的餅乾鏡,之後再看自己的需求補鏡頭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