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43系統購機建議(P家為主)
你之前是怎麼開始玩攝影的?用過哪些機器?為什麼衝 M4/3?
小弟自 2010 年 9 月購入 iPhone 4 開始算是正式開始學攝影的話,一路購買 APP 與 iPhone 之攝影配件,直至 2011 年 9 月(大約一年後)才開始覺得手機不足,想正式學習,於是購入了 Canon PowerShot S95。雖然此機有多種自動手動模式,成像表現亦不俗,但是短短三個月,就棄 S95 而購入 Panasonic DMC-GX1,直接跳入微單坑與鏡頭海。
iPhone 4 廣角轉接鏡,不過效果差強人意,有時邊緣還會有暗角
APP-Hipstamatic:多種效果、可以組合的玩具相機模擬,製作出的相片非常有感覺。
APP-Auto Stich:使用多張相片,合成一張大圖,有著不輸真正相機的品質。
S95(消費型相機)的感光元件不是手機能比擬的,直拍直出效果很明顯。
高階消費型相機有支援 Raw 檔,雖然感光元件能力不如「單」字輩的,但是對解像總是不無小補。
(f2.0,1/6秒,ISO 400 已經開始有一些雜訊)
為什麼要選擇 M43?
進入數位時代之後,對相機畫質有最直接影響的,就是感光元件。而且感光元件也影響著相機的體積,以及鏡頭的設計(例如在 36x24mm 全片幅上的 50mm 標準鏡,在 13x9mm 的 Nikon 1 上,就成了約 135mm 的望遠鏡頭)。
感光元件正如俗話說的「一寸長一寸強,一寸短一寸險」…呃,應該是「一吋大一吋強,一吋小一吋巧」。大片的感光元件畫質真的沒話說,淺景深也更容易表現出來,高 ISO 雜訊也更少,C家N家等一大票的 DSLR 都屬此類(至少是 24x16mm 的 APS-C 規格),畫質自然不在話下,不過相對的鏡頭也小不了,拿起來像火箭筒的鏡頭也是有滴。(而且,用料多設計難,價格也低不了。)
一般消費型相機,甚至所謂解釋起來很累的所謂類單,其實大部分來說感光元件都不大,約在 1/2.5 ~ 1/1.7 吋(對角線)之間,換算長寬比例的話,大概在 5.7x4.3mm ~ 8x6mm 之間,光看數字就知道比 DSLR 小(應該說小非常多,面積上是 APS-C 的 6~13%),不過因為感光元件小,所以鏡頭非常好做,也非常小巧,大光圈、長變焦、1cm近拍,都是消費型相機鏡頭的長項。不過畫質上、淺景深表現、高ISO雜訊,就令人不忍苛求了。
在「強」與「巧」間,我們只能選邊站嗎?就沒有雖然不很強也巧,但是夠用又好帶的嗎?這個問題在我當初買相機時就有疑問過,答案其實也很單純,就是中庸的大小。大家可以參考這個比較表:
M4/3 系統的對角線長度(這影響焦段倍數比例),正好是全片幅的一半,正達到平衡、中庸(所以在鏡頭上標示的實際焦段上,直接乘以兩倍,就能換算成全片幅的等效焦段)。而且在價格上也挺中庸的,介於消費相機與 DSLR 之間(當然也有貴松松的機皇等級,不過本來就是一分錢一分貨)。再說因為中庸,鏡頭的開發也相對容易,所以 M4/3 的鏡頭群選擇也很齊全,而且也一直有好料的上桌,例如跟 C/N家大三元變焦鏡同等級的 12-35mm/恆定 f2.8 光圈的超級鏡皇就快上市了~
當時我選擇 M4/3 的想法是:我把攝影器材的等級大概排了順序:
全片幅 DSLR → APS系列 DSLR → M4/3 → 消費相機(DC、傳說中的類單) → 手機。
我已經有 iPhone 4 了,最終的目標會在全片幅機器的話,那麼在最中間最適合我當隨身機的,自然是 M4/3 系統了。
那為什麼選擇 P 家?
當初我的考量點非常簡單,就是三年的官方保固,以及免費的攝影教室。
那選擇 O 家有什麼好處?
O家的特色就是機身防手震,以及內建濾鏡效果,有的機器甚至有編輯功能。
目前 M4/3 有哪些主流機器,有什麼特色或差別?
-
GX1
號稱是十年記念機種,由 P家 最早揚名的 GF1 概念進化而來,為攝影者設計,具有模式轉盤、多個實體功能鍵按鈕、可供擴充的熱靴及快門線。換掉 GF2/GF3 那片感光元件重新設計 1600萬畫素 LiveMOS,高 ISO 下可以獲得更低的雜訊,還能配合 X鏡做 0.09 秒極速對焦。
GX1 是為攝影者設計,所以有著極佳的操控性,也具有許多影像微調的功能,不過預設的曝光程式設定,發色成像相對 GF3 系列來說,比較不夠討喜,需要一點耐心與它一起磨合適應,可以有更好的作品。
選擇GX1的理由:操控性、高ISO純淨度(畫質)
不選擇GX1的理由:自動模式成像(包括 JPEG 直出)不夠好、略重
-
GF3/GF5
基本上這兩台的外觀都差不多,很直接的給了三個重大印象:「輕巧、輕巧、以及輕巧」。GF3/5 這兩台就像上了萬轉引擎的 AE86 (?),可以說已經是 M4/3 輕量化的極致,加上近一年多來主打的 X 14-42 餅乾變焦鏡,使得 GF3/5 進入許多女孩子的隨身包包中。
雖然外型上差不多,但是看兩台機器的價格差 2~6千(視公水貨/鏡組差異),也知道還是有差的:雖然一樣是 1200萬畫素的 LiveMOS,GF5 使用了新設計的感光元件與圖像晶片,整體成像表現是優於 GF3 的,可用 ISO 從 800 提升到 1600,不太挑的話 3200 也勉強接受,甚至有評測說已經接近 GX1 的等級。然後 LCD 顯示螢幕畫素由 46 萬上升至 96 萬,連拍能力 4張/秒,逼近 GX1 的 4.2張/秒,對焦速度則是完全跟 GX1 一樣的 0.09 秒。以及 MP4 錄影格式、立體聲收音。外型上加了一顆 DISP 實體按鈕,以及獨立的防滑手柄。
[影片] GF5 的對焦速度之強大DISP 實體按鈕非常重要,可以在拍攝中切換顯示資訊,快速切換到全螢幕視野方便觸控拍攝。以及在 GF5 大改之「場景指南」中,有顯示選取場景之教學內容的功能。「場景指南」也是我推薦 GF5 適合攝影新手與只想輕鬆拍照者的原因,在選擇場景之後,GF5 會給予基本的拍法建議,並自動輔助你拍攝,並且套用預設的曝光與顏色設定,還有許多的濾鏡甚至可以讓你做微調,讓你怎麼拍都很有感覺,光是在數量上來看也比 GF3/GX1 還更多樣。
選擇 GF3 的理由:便宜、很便宜、有夠便宜(尤其是水貨)
不選擇 GF3 的理由:舊製程感光元件與晶片、單聲道錄音、操控性相對很差
選擇 GF5 的理由:升級的感光元件、晶片、LCD、錄音聲道、方便的場景指南、與 GF3 價差不大(同樣公司貨對比的話)
不選擇 GF5 的理由:操控性相對不好
-
G3
P家中唯一的 All-In-One 機種,翻轉觸控螢幕、電子觀景窗、1600萬畫素MOS感光元件,三個願望一次滿足。而且在價位上沒有貴太多。
G3搭配的 Kit 鏡都是變焦鏡,除了搭 14-42mm/f3.5-5.6 之外,雙鏡組的搭配是加上 45-200mm/f4.0-5.6。
選擇 G3 的理由:什麼該有的不該有的都有,價位上也還可以接受
不選擇 G3 的理由:什麼都有相對來說大台一些也重一些、閃光燈無法跳燈、Kit組的變焦鏡光圈都偏小,需要另購大光圈鏡頭。
-
OM-D EM5
現任 M4/3 機皇,O家全新的感光元件+處理晶片效果驚人,畫質甚至將一部份真正的 DSLR 都比了下去。機身不但防滴防塵,還內建五軸式防手震,還具有 3D 智能追蹤對焦及強大的每秒9張的連拍能力。附上觀景窗與上下翻轉螢幕,再外掛上 O 家著名的濾鏡系統,新一代機皇之稱當之無愧。
EM5 的 Kit 鏡為 12-50mm/f3.5-6.3,等效 24-100,屬於非常好用的焦段,而且還有著基本的微距功能,不在意有點大顆的話,絕對是一顆好鏡。可惜沒有帶防手震,所以 P 家的機器使用的話,要注意安全快門。
選擇 EM5 的理由:機身畫質表現最佳、對焦連拍功能強大、三防(防手震防波水防塵)、強大的濾鏡系統。
不選擇 EM5 的理由:預算。
目前 P 家有哪些主流 Kit 鏡,有什麼特色或差別?
-
14mm/f2.5
俗稱的定焦餅乾鏡,所謂的「餅乾鏡組」就是指搭配這一顆。這顆鏡頭有著定焦鏡的安定畫質,如餅乾般的小巧好帶,而且 14mm 等效 28mm 也算得上廣角了。如果預算有限,又能接受「腳動對焦」,這顆絕對便宜好用又小巧好帶。
-
14-42mm/f3.5-5.6
所謂的「變焦鏡組」就是指搭配這一顆,而有的「雙鏡組」,是指這顆加上上面那顆 14mm/f2.5。扣除掉它的體積的話(光長度就 6.3 公分),等效 28-84mm 也算是好用的焦段。
-
X鏡 14-42mm/f3.5-5.6
這顆 P 家在 2011 年 8 月發表的鏡頭,開創了一個新的產品系列,X鏡代表了高品質變焦鏡(高品質定焦鏡則掛上萊卡認證標記)。X鏡 14-42 將原本的 14-42mm/f3.5-5.6 做了大改進,使用伸縮鏡頭的設計,把原本的 6.3 公分長,硬是壓縮到 2.68 公分(縮起時),大大強化了便攜性,有著「餅乾變焦鏡」之稱。除了體積的縮小,還帶入了電動變焦,使錄影時的變焦更平滑,奈米鍍膜減低耀光與鬼影的產生,成像品質也更銳利,還把最短對焦距離由約 30 公分拉近到 20 公分。更是搭載了 Power OIS 電動防手震,效果是技術 Mega OIS 光學防手震的 1.5~2倍。可以說是 P 家集合所有經驗與技術的得意作品,所以從 2011 年底開始推出一系列搭配 X 鏡為 Kit 的組合。
目前 P 家有哪些其他的好用鏡頭,有什麼特色或差別?
-
20mm/f1.7
這顆原本為 GF1 的 Kit 鏡,但是卻沒有隨著 GF1 停產而失勢,反而價位一路爬升。原因就是因為他的「平衡」,無論價位上、焦距上、光圈上、及還算得上接近餅乾鏡體積(相對 25mm/1.4 與 14mm/f2.5 這兩顆來說)。缺點的話,大概就是有點年紀的鏡頭了,對焦速度沒辦法太快(雖然仍然不慢,但是快慢是比較出來的),不支援 AFC 等新的對焦方式,而且錄影時會有點抽風箱的感覺,但是整體來說,還是很好用的鏡頭,就算只當人像鏡也值得。個人覺得 20mm 也是手持自拍能接受的最遠焦段了,再遠大概臉就會被裁切了。
-
25mm/f1.4
掛上萊卡認證標記的頂級鏡頭,定焦等效 50mm,加上 1.4 大光圈,是絕對標準的人像鏡,拍起來背景像奶油一樣溶化,所以暱稱叫「小奶」。4/3系統(M4/3的前身)有一顆一樣焦段、光圈的,表現得更好,所以叫「大奶」,不過想接上 M4/3 機器的話,需要轉接環。
-
45mm/f2.8 微距
另一顆掛上萊卡認證標記的頂級鏡頭,等效 90mm 是很長的焦段,但是它的對焦距離又很近,所以等於是可以做到放大效果,也就是微距攝影。不過換個角度說,它也符合淺景深要素中的「長焦段、大光圈」,所以拿來做人像攝影,也挺令人滿意。微距攝影的特色是由小見大,所以身邊的一切都可以當做素材,Mobile01 有這顆鏡頭的大樓,名為「小小鏡頭大世界」。
-
7-14mm/f4.0
一般來說,等效 24mm 以下的焦段,都可以稱為超廣角。在一樣的拍攝位置下,超廣角鏡頭可以拍下更廣的畫面,不過可不只是相當於標準焦段後退所拍,而是有著超廣角所特有週邊的變形度,可以表現出壯闊的感覺,不是其他焦段能辦到的。
-
45-200mm/f4.0-5.6
早期的遠攝變焦鏡,這顆鏡頭採用 Leica 認證的鍍膜和光學防手震,等效焦段為 90-400mm,也是 G3 雙鏡組中的第二顆 Kit 鏡。優勢就在他的價位,體積上就比較難苛求了,10 公分,而且這還是它縮起來的時候。
-
X鏡 45-175mm/f4.0-5.6
當初在推出 X鏡 14-42 時,也順帶推出這隻望遠焦段的 X鏡。等效 90-350mm,卻只有 9 公分的長度,而且採取內變焦,固定的長度,不會再伸長。跟 X鏡 14-42 一樣的電動變焦,使錄影時的變焦更平滑。也一樣搭載 Power OIS 防手震,更增加了遠攝的成功率。
-
100-300mm/f4.0-5.6
目前 M4/3 系統最遠焦段的鏡頭之一(O家也有一隻 75-300),可以達到等效 600mm 之遠,是專業的打鳥鏡。焦段遠的話,對相機穩定的需求就越高,使用這顆鏡頭建議搭配快門線與腳架。
-
14-140mm/f4.0-5.8
涵蓋焦段的範圍非常廣,算是可以一鏡到底不用換的旅遊鏡。除此之外,沒有很明顯的優勢,重量不輕、體積不小,畫質也沒特別出色,就是方便。不過因為焦段範圍廣,所以有時錄影時會用得上。
我該怎麼選擇機器與 Kit 鏡? (P家)
機器的選擇除了預算之外,還要看你的用途。如果是有心於攝影,那麼應該考慮 GX1 或 G3,以保留將來的擴充性。若只是想找台隨身機,方便好帶又好拍,那麼 GF3/GF5 看預算做選擇,甚至預算非常有限的話,水貨 GF3 也不失一個便宜的選擇。
Kit 鏡的話,個人除了不推雙鏡組之外,餅乾鏡與X鏡都有值得考慮的理由。不管先購入哪一顆,都值得先用看看,這兩顆都可以應付絕大多數的情狀,而且又是好帶的餅乾鏡,之後再看自己的需求補鏡頭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