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談「標準字體」

最近有個「進擊の台灣字體」集資方案非常紅,短短一天募得十倍以上的金額。卻也引發了該字體的範例,不符合「標準字體」的爭議,那麼今天就來談談這個標準字體吧。

說起來,「中文電腦」不只是資訊專業問題,還包括了中文專業。

標準字體的緣由,是中央要求教育部運用科學方法整理國字。教育部訂了政策之後,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成立專案小組研訂,所以總的來說,這是「中文專業」。最終在民國七十一年,教育部研公布「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(4808字)」與「次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(6332字)」

民國八十年教育部委託華康科技公司製作《常用字表》及《次常用字表》的楷、宋、黑、隸等體的電腦母稿。也一併提供給資策會擴編中文內碼交換碼(CNS 11643)參考。至此,這個問題才進入「資訊專業」層次。

後來這些字體的母稿都有公布,以13051字為主,人稱「標準字集」。所以之後的 Big-5 碼或公會碼…等等的,只要以「標準字集」為主的,就是只有這些字。

好的,先說「標準字體」,這是純中文專業。據說以往國內沒有自製鉛字字模的能力,因此所有國字字模都是向日本進口的。日本字模為了美觀,把文字的筆畫任意做更動調整。但我們依然拿它來印書籍、課本、報紙,甚至字典。於是學校中教與學都是拿這套錯誤字體為準。

正確的中國字都是從甲骨文以來,有脈絡可尋,有文獻可考的。譬如「次」字的左邊是兩橫,「次」是第二之意, 自然左邊是「二」才對,而不是「冰」字旁。「丟」應該是「一」「去」不回,上邊該是「一」而不是撇。還有很多有關象形指事等等理由。(請參考陳善湖先生著的「常用標準國字解析」,有詳細的圖解及說明,遠力出版社發行)

判斷標準字體與否的方法,是找出幾個比較明顯的字,例如「電」右下角是否勾上來?雨字頭的中間四點,是平行還是向中間聚集?標準字是向中聚集,而右下角不勾。「資」字的左上角是否為兩橫?「育」字上方是否為「ナ」?「舌」字上方是否為一橫?

雖然說從研究中文沿革,或是維護文化的角度來說,標準字體還是有它在教育與歷史層面上一定的意義,但是文字與語言一樣,以用者為主,許多人去使用,就算是誤解也會「約定俗成」,而沒有人去用的文字或語言,就等同死亡。

寫到這裡也中午了,13051「標準字集」的部份…下次有空再來「雜唸」好了。先丟個以前學中文資訊時,高衡緒老師說的小故事~ (真的是好久前的「故」事了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