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資訊處理平台的發展看 TNT


「TNT 的省思」,這是我給這篇雜談定下的題目。老羅是一個很神奇的人,總有著各種奇思妙想,錘科這家設計及軟體導向的企業,也都依循老羅意志為前進方向。老羅把錘子科技與堅果手機的未來,完全押在「TNT 交互」與「TNT 操作系統」上面,這顯然是場豪賭。但不管勝率賠率如何,梳理老羅這想法背後的邏輯,還是非常有意思的。也因此,這一篇將會寫得比較著重在理論層次,將以文字論述為主。

雖然說我也忘了是在哪裡看到還是聽到的,不過印象中很早就聽老羅說過,他想做的東西是「行動運算平台」,所以他不打算做平板或筆電那樣的東西。所以我就用台灣比較常用的詞,來談談「資訊處理平台」。

如果學過計算機概論這門學科,書上都會在第一章就會教,電腦主要分為「輸入、處理、輸出」三大部份,不要執著於「電腦」這個名相的話,放寬了說,這就是所謂將雜散的「資料」處理成有條理「資訊」,也就是一種「資訊處理」的過程。能做到這樣功能的設備,就可稱為「資訊處理平台」,當然啦,早期大多是電腦(個人電腦,Personal Computer,簡稱 PC)是沒錯的。

如果我們想更客觀的審視老羅的 TNT,那麼把資訊處理平台的發展梳理一遍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主機+螢幕=桌面電腦

我印象中,扣除遊戲機,第一台摸的電腦,是國小四年級時,去附近高職電腦教室學習的暑期電腦班。印象中應該是 AOC 愛德蒙 IBM 8086 相容機,上方是個只能顯示綠色的單色映像管螢幕,下方是橫式主機,搭載兩台 5.25 吋的磁碟機,磁片容量是 320K 還是 720K 吧。開機需要開機片,是 DOS 1.X 版,開完之後換磁片,載入倚天中文系統 ET1,然後進 ETBASIC ,就可以愉快的設計程式了。

多餘的東西暫且略過,這種「主機+螢幕」式的資訊處理平台,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,各種硬體一直在提升,從 8086 一直到 80486、Pentium4 ,甚至至今的 第九代 i9 都出來了;記憶體從 320K, 4MB、8MB、16MB,一路上升到現在把單位從 MB 都換 GB 了;軟體也從 5.25 吋 1.2MB,換成 3.5 吋 1.44 MB,到加上硬碟 40M、120M、500M、1G、10G,到現在算 TB 的……

這種「主機+螢幕」類型的資訊處理平台一直都還是存在,或許可以說是最普及的型式了。但缺點也非常明顯,就是受限體積,只能固定位置使用。即使是最小的 Mac Mini 或 Intel NUC 等主機,也都不是那麼容易做到「行動處理」。即使可以把主機輕易帶走,但在沒有電源插座及螢幕的半路上,就像帶著一塊磚頭。雖然說的確有在辦公室及家中各有一台螢幕,每天上下班只要帶主機就等同是公事包,這樣的案例,但終究是太過少數。

筆記型(膝上型)電腦

因應便攜,更合理的選擇是將主機、螢幕、電池做在一起的筆記型(膝上型)電腦。筆電的誕生,成為商務人士的最愛,隨時能打開改點東西,但你會發現,如果同時有自己的台式機與筆電的場合,一般人會更傾向使用桌上電腦。

這其中的問題在於,筆電其實是妥協的結果。如果仔細觀察過,會發現筆記型電腦相較桌上型電腦組,不但價格較貴,考慮到功耗續航,效能一般也都遠不如桌上型電腦;鍵盤也是縮減的,觸控板一般也都不如滑鼠好用,雖然說當你只能把筆記型電腦放在膝上時,根本也沒空間使用滑鼠;最重要的是螢幕,為了便攜也是做出尺寸上的妥協,正好尺寸與重量也是成正比,因此更是妥協得理所當然,筆記型電腦最受歡迎(賣得最好)的大小,是 13 吋左右,而一般桌上型電腦配置的螢幕,多在 20 吋以上。

換句話說,即使你固定在一個地方使用時,筆記型電腦仍然給你妥協的結果,頂多外接個第二塊螢幕,跟鍵盤滑鼠。

即使如此,筆電的這些規格參數,在購買時用戶就應該都知道的,做出取捨的是用戶自己的話,就比較能接受這個妥協結果。客觀來說,能接受筆電的話,生產力算起來還是不錯的,我們可以在星巴克發現大量此種案例。

觸控式智慧型手機

從賈伯斯 2007 發佈那個「iPod、電話、行動上網裝置」三位一體的轟動產品之後,觸控式智慧型手機才成為流行。不然在這之前的智慧型手機,用起來也沒比智障型好用多少,上手門檻過高。

但從 iPhone 之後,大家可以發現無論男女老少,越來越多人時不時的掏出一個東西刷一刷,呃,我是說在刷社群網路跟抓寶啦…

前面提過,螢幕是「一吋大一吋好用,一吋小一吋便攜」,做為便攜需求根本是絕對剛需的手機,第一代 iPhone 螢幕是 3.5 吋;iPhone 5 開始變成 4 吋,iPhone 6 又長大成 4.7 吋(Plus 為 5.5 吋);iPhone X 5.85 吋,最新的 iPhone XS Max 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 6.46 吋。

即使如此,果然還是很小啊(蔑視)。手機螢幕那麼小,手指那麼粗還堅持不用筆,使得介面必需重新設計,符合粗大好點的 Style。而且手指觸控的操作精準性,與指令多樣性,都是遠不如滑鼠的,以及手機版與電腦版應用程式本質上的不同,使得「資訊處理平台」在手機上效率不高,日常作業需求能不能滿足也是很看運氣的。

從 iPhone 的第一代開始,蘋果就一直有提供電視輸出的線材,但都是把螢幕直接投射,觸控的操作還是得拿著手機做。所以除非是要看大螢幕的影片,不然一般也都用不到。

平板(iPad)

蘋果在 2007 年發佈 iPhone 取得巨大成功後,賈伯斯在 2010 年做出了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,用酸民的話來說,就是「他O的居然把 iPhone 放大到 9.7吋來賣」。是的,這就是第一代的 iPad,沒有人看好,但請跟我復述一次:「一吋大一吋好用」,而且 9.7 吋是個還可以接受的尺寸與重量,你瞧,它連 10 吋都不到呢~

賈伯斯在發佈會的簡報中,透露他的想法,該年 iPhone 4 是 3.5吋,MacBook 系列是 13 吋起跳,常聽易玄在咕噥「一吋大一吋好用,一吋小一吋便攜」,iPhone 更多好用點,筆電微便攜一點,取捨的結果,就是 9.7 吋。

做為 iPhone 的放大版,基本上操作感覺是差不多的,尤其是 iOS 以觸控為主,配合手指所以介面元素都有一定大小,螢幕大使用起來就是愉悅。

最近新發佈的 iPad Pro 用上了蘋果最強大的 A12 晶片,並且一些專業領域的應用上,除了蘋果自己開發的辦公套件 iWork、音樂製作 GarageBand、影片剪輯 iMovie外,還吸引很多廠商加入開發。

像 Adobe 承諾陸續移植 CC 系列到 iPad 上,發佈會上,PhotoShop for iPad 的展示真的是技驚四座,真的移植完成的話,至少這類創作人員是可以行動辦公了。因此我覺得 iPad Pro 可能是目前最接近「行動運算平台」的存在,Type-C 直連螢幕非常方便,但不能使用滑鼠是小缺點,雖然說也就看蘋果做不做,一個軟體支援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都不算大問題。

iPad 自從帶有鍵盤的 SmartCase 配件上市後,在星巴克也可以開始看到一小部份使用平板的行動辦公案例。

堅果手機與 TNT(三星Dex / 華為 PC 模式)

從驍龍 710 之後,高通開始支援有線 TV-OUT 的功能(這也是為什麼我原本使用 驍龍 660 的堅果 Pro 2 永遠用不了 TNT),本來有線電視輸出就輸出吧,不是跟前面說的 iPhone 一樣嗎?

一般來說,的確是一樣的,但透過自定義輸出模式,可以利用大螢幕,將介面設計成類似桌面電腦系統的樣子,並把開啟的應用在上面顯示成視窗,可以自由移動。這樣的設計當然做得出與只能單純鏡像輸出畫面競品的差異化,並可讓用戶有不一樣的體驗。

三星 Dex 應該是最早這麼做的,還推出專用硬體 Dex 底座,現在來看就是擴展塢的概念。但看測試影片,限制極多,甚至使用輸入法時,文章看螢幕,打字用鍵盤,選字卻在手機螢幕上這種離奇的狀況,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改善。

觸控 OS 要支援鍵鼠其實需要調校很多東西,早期的 iPad 接上鍵盤打字,還得在螢幕上選字。中國算是魔改 Android 很出名的,大螢幕視窗化操作、支援鍵鼠…等,本來就很多廠商在研究,最出名的包括 Remix OS,與 Phoenix OS。Remix OS 直接做成平板電腦樣式,與 Remix Mini 迷你桌面主機(其實更接近電視盒),在國外 Kick Start 募資,著實也吸引了不少關注。

華為的 PC 模式就是來自 Remix OS,錘科的 TNT 底層,則用的是 Phoenix OS 的技術。基本上應該是不會差太多了,但錘科因為老羅對「次世代計算平台」的想像,放了非常多的重心在這邊。這也是我即使擁有買了一年多的堅果 Pro 2,還是下訂旗艦機 堅果 R1 的最大理由,做為軟體愛好者,我很想看看軟體設計驅動的錘科,能把 TNT 系統這手機主機,打造成什麼樣子。

前面有說過,「主機+螢幕」的缺點在便攜性,但如果今天主機就是手機呢?手機離開螢幕還是可以獨立運作的,而且現在的螢幕也有許多便攜型的選擇,也不一定非得待在辦公室與家裡(當然你還是可以在你常用的地方設置螢幕)。

這樣看起來,問題就出在需求與硬體能不能配合了。我們從最輕度的需求開始看,各種需求下,需要什麼樣的硬體呢?

最輕度的需求就是只使用手機,不用任何的 TNT 外接。

再進一步的需求就是,偶爾會有在大螢幕上使用手機的需求,鏡像為主,TNT 為輔。這種需求的話,因為時間短,不必考慮充電,僅需要一條好帶的 Type-C 轉 HDMI 的線材,就可以隨身攜帶,在需要時接上大螢幕。

再進一步的話,就是固定式 TNT,只會在少數,甚至只在一個固定地方使用,在行動運算上,接受使用手機,畢竟 Smartisan OS 在所有手機系統中,單論工作生產力效率,絕對算得上數一數二的。那麼可以考慮像硬殼科技的 New Tap NT-24 這類能 Type-C 直連設備的螢幕,還可接著鍵盤滑鼠,就等著你把手機接上。除此之外,轉一下思路,螢幕是獨立的,當然也可以與現有的電腦共享啊,所以也可以是接上手機才 TNT,接電腦主機(像 Mac Mini)時,是一般電腦。也有愈來愈多的設備支援 Type-C 直連螢幕,近期比較有名的,像任天堂 Switch,新的 iPad Pro 等等的。

然後,就是「行動運算平台」隨處 TNT 的境界,這個比較重要的就是螢幕跟電池,鍵盤與滑鼠的搭配組合了。螢幕跟電池做在一起的,目前來看, 13.3 吋與 15.6 吋的比較多,重量大概都在 800 公克上下。而鍵盤與滑鼠做成擴充保護套的目前還沒見過,暫時比較可行的,就是與觸控板做一起的藍芽鍵盤了。

就我來說,便攜與生產力要兼顧的平行性,應該還是在筆記型電腦的型式,最理想的就是像這台 MiraBook 了,這台一切都很完美,13.3 吋 1080p 螢幕、鋁製機身、10小時電力、1.3 公斤重、背光鍵盤、Type-C 直連,1 Type-C 外接、1 Type-C 充電、2 USB-A、HDMI/音效 輸出、MicroSD 卡槽…就只差觸控螢幕了~

TNT 能不能走出自己的路?

老羅對未來「運算平台」的想像,是一機多用,我們所需要的,就只有一部手機,然後就可以應付各種需求。但硬體的限制是很現實的,手上單純拿一台手機,就算再有連接線擴展塢,沒有螢幕或電視還是沒辦法使用。

但至少系統已經在手上的機器中準備好了,沒辦法用的時候,就是一般的手機。而接上大螢幕之後,會是怎麼樣的世界,用不用得上呢?這個得問用戶了。

有人很驚訝,一台手機竟然可以用線上 3D 室內設計服務「酷家樂」;有人透過「Moonlight Game Streaming」連線回自己的電腦玩大作遊戲;有人用大螢幕看著「Kindle」電子書,一邊劃重點作筆記… 說到底,用途是自己選的,得看你能發現自己哪些需求,以及找到哪些解法,以及那些解法,能不能滿足你的需求?

最後我自己的解法是,購買一個 15.6 吋大小,帶電池的觸控屏幕,以 Type-C 直連,心得是【非常香】。

TNT 在老羅的推動下,錘科一直系統上努力打磨,創造系統的差異性與易用性,加上 TNT 交互邏輯,絕對會是一個很不一樣的系統。堅果 Pro 2S 是能夠使用這一套系統的最低階配備,搭上一個觸控螢幕、一套鍵盤跟滑鼠,大約台幣 15K 左右,就可以擁有一組能「出門手機便㩗、回家電腦操作」的行動運算平台應用模式,還是蠻值得一試的~


註:本篇文章在 TNT 上的瀏覽器完成。